點進這篇文章的你,想必是很想要了解關於APP廣告的技巧,在這之前,不知道是否讀過我的文章,《【Google行銷】花半小時,學會不容忽視的APP廣告》,這篇文章主要講述關於要如何製作出優秀的APP廣告,內容主要包含一些步驟以及必須要了解的內容。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沒關係,製作APP廣告主要有七個步驟。
- 第一步 定義你的廣告活動目標/在推廣APP時,應該先釐清APP處於什麼樣的階段,每個階段都有相應且合適的廣告目標。
- 第二步 決定廣告活動的重心/在製作廣告活動時,你應該考慮有助於達成業務目標的動作,並將目標對象鎖定在最有可能執行這項動作的使用者。
- 第三步 設定追蹤轉換工具/找出對業務至關重要的事件後,你需要利用Google的技術追蹤來這些事件。
- 第四步 開始設定你的廣告活動/以上幾個步驟都已確定且設定好追蹤轉換工具後,可以開始設定你的廣告活動了。選擇應用程式宣傳,廣告子活動類型,平台,命名
- 第五步 出價設定的了解/出價設定為兩種,一個是目標單次安裝:根據價值來設定目標單次安裝出價;另一個是目標單次操作:根據價值來設定目標單次客戶開發出價。
- 第六步 確定素材資源/文字,圖片,影片,Html5這幾種素材資源
- 第七步 上傳素材資源/上傳完素材資源即可已發布廣告啦~
如果想要深度了解內容,點擊這篇文章《【Google行銷】花半小時,學會不容忽視的APP廣告》
如果你已經讀完,那接下來是關於完美發揮APP廣告成效技巧的文章。
內容主要分為四大塊
一、讓機器製作出更理想的應用程式廣告活動
1.謹慎設定範圍
- 出價:如果出價太低,則你的廣告活動可能無法在所有廣告空間中放送。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廣告活動很難找到最低轉換量所需的使用者人數。出價越高,就代表廣告客戶可以使用更多類型的廣告刊登位置。不過出價如果設得太高,廣告活動的範圍可能會太廣,甚至觸及到轉換機率較低的使用者。你可能會想頻繁地調整出價來因應短期趨勢,但最好等到自動化廣告活動累積至少 100 個轉換後再變更出價。收集充足資料並微調出價 (每次少於 20%) 能讓廣告活動成效更加穩定。
- 預算:預算設定不是廣告活動的阻力,而是提升成效的推力。只要查看廣告活動成效報表中的每日費用,就能輕鬆監控廣告活動的預算。如果每日廣告活動費用時常達到預算上限,那麼增加預算可望獲得更多轉換。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小建議,可以思考廣告素材是否不夠吸引人導致預算上限,舉例來說:假設廣告點擊率低,但是用戶點進去後都願意消費,則表示你的素材不優。此外,預算較低的廣告活動停留在學習階段的時間可能會較長,才能收集到足夠的轉換事件;而高預算的廣告活動則能更快累積轉換事件,縮短廣告活動獲得成效的時間。
2.給予充足的資料和時間
- 資料:協助機器獲取大量正確資料的方法,掌握到有利於業務的應用程式事件後,應盡量提升及評估這類動作的發生次數,確保廣告活動可以持續改善並保持成效最佳化。收集資料時,請將以下事項列入考量:
- 事件的發生頻率:請評估發生頻率高的事件,但並非評估所有使用者都經常做出的動作。舉例來說,販售戶外用品的電子商務應用程式可能會將所有瀏覽背包產品網頁的事件做為單一轉換類型加以評估,而不是區分各背包的樣式。
- 「個別計數」還是「初次計數」:為廣告活動選擇要計入轉換事件的情況,亦即計算使用者每次執行特定動作,或只計算首次執行該動作。例如,旅遊公司可能會想追蹤所有轉換事件,因為每次轉換都代表一筆飯店預訂。另一方面,以產生待開發客戶為主要走向的公司,則可能想將每個使用者只計為一次轉換,因為填寫多份表單的同一使用者只能算是一個不重複待開發客戶。請參閱這篇說明中心文章,瞭解調整帳戶設定的操作說明。
- 時間:可以透過兩種方式來給予機器收集高品質資料所需的時間
- 設定合理的轉換回溯期:在 Google Ads 中,安裝次數的預設轉換回溯期為 30 天,而應用程式內事件的預設轉換回溯期則為 90 天。雖然回溯期的時間看起來很長,不過轉換事件大多需要一段時間才會發生。舉例來說,下載不動產應用程式的某位使用者可能需花費數個月瀏覽不同的房地產後,才會完成第一筆高價值的應用程式內事件,像是聯絡房仲安排看房。
- 為機器保留學習時間:機器學習系統的演算法需要足夠的時間來測試廣告,以及從大量變數中 (如廣告空間、時間、星期幾和目標對象等) 識別出高價值的使用者。別忘了,機器還需要測試你上傳的所有廣告素材資源呢!在你確認轉換事件設定無誤且累積到足夠的資料量後,即可放心地將工作交棒給機器。機器將會透過學習機制,為你的專屬廣告活動找出成效最佳的廣告空間和廣告方式。
3.改進你的策略
- 密切留意策略:將廣告活動的重心擺在提升安裝次數,以穩定累積出一定的使用者數量。接著再建立其他廣告活動,並將目標鎖定在高價值使用者的應用程式內動作,進一步推升高價值安裝次數。最後,可以考慮透過應用程式再參與廣告來觸及現有的使用者,讓他們持續與應用程式互動。
- 隨時評估成效:廣告活動成效漸入佳境後,你需要確保單次轉換費用符合你的目標。請注意下列事項:
- 正常情況下,自動化廣告活動的成效會在目標數值上下波動。不過通常在一段時間後 (如 30 天),廣告活動的成效就會與目標相符。
- 廣告活動報表提供「安裝次數」、「應用程式內動作」、「費用/安裝」和「費用/應用程式內動作」等指標,讓你能據此評估你的廣告活動成效是否符合預期。
二、應用程式的素材調製作法則
1.文字素材
- 盡可能加入更多廣告標題及說明:輸入五個不同的標題和五個不同的說明。你提供的文字素材資源越多,系統就能為每個廣告刊登位置排列出更多不同的組合,讓廣告活動更有機會奏效。
- 鼓勵使用者採取行動:使用「取得」、「閱讀」、「瀏覽」或「下載」等能明確引導使用者採取下一步驟的行動號召。你的行動號召應滿足廣告活動的首要目標事件,比方說,如果廣告活動是以使用者訂閱做為主要訴求,就應使用「訂閱」做為行動號召,而非「下載」。包含「你/你的」、「免費」、「全新」和「現在」的廣告較能吸引使用者採取行動。
- 嘗試各種變化:如果廣告文字包含英文,不妨嘗試將每個單字的首字母大寫,效果可能會更好。同時請試著在文字素材資源的字數上多做變化,較長的文字素材資源在某些廣告刊登位置可以占用較大的空間,但較短的文字素材資源可以用於字元限制較嚴格的廣告刊登位置。
- 能和廣告群組搭配的文字:撰寫呼應廣告群組主題的文字。舉例來說,如果你為「越野單車」和「兒童單車」分別建立了兩個獨立的廣告群組,那麼你為「越野單車」廣告群組撰寫的文字,應該要和「兒童單車」廣告群組的文字不同。
2.圖片素材
- 上傳高畫質的圖片:避免使用形狀奇特、倒置、模糊、色彩反轉或過度使用濾鏡的圖片。圖片應採用高像素密度,這樣才能在各種不同大小的螢幕上清楚顯示。如果希望圖片畫質更清晰,請使用尺寸是廣告刊登位置兩倍 (或像素數量為兩倍) 的圖片。比方說上傳 640x100 的圖片,而非 320x50。
- 保持精簡:使用具吸引力和關聯性、並與應用程式的用途直接相關的圖片。每個圖片素材資源只使用一張圖片,不要使用拼貼或拼接圖片。圖片版面內應避免邊框過寬,或是過度留白。加入應用程式商店徽章和自家標誌,讓廣告更有可信度。
- 文字盡量簡鍊:在圖上疊加文字時請盡量精簡。圖片素材資源中若有字體較大或冗長的文字,可能會干擾觀眾的廣告視覺體驗,因此請避免在圖片上疊加大型文字。
- 也請避免在圖片上疊加行動號召按鈕,特別是按鈕提及的功能不存在時。詳情請參閱 Google 的「不實陳述或行為」政策。
- 提供多種不同長寬比的圖片素材資源:上傳最多 20 張圖片,同時提供正方形和橫向素材資源,讓廣告活動更多樣,並提高廣告涵蓋率。為確保廣告可在所有管道上刊登,請上傳至少兩張未疊加任何文字或標誌的橫向圖片。
3.影片素材
- 著重應用程式的體驗:將重點放在呈現應用程式和其中的功能,而非人們使用應用程式的情形。與其拍攝使用者開心使用應用程式的影片,不如提供能展示應用程式功能的快速示範,效果更佳。影片應讓觀眾沉浸在應用程式體驗中,不妨使用特寫和動態畫面增添生動性和律動感。
- 為行動裝置調整影片內容:使用大而清晰的文字,以便使用者在手持行動裝置時,仍能清楚看到螢幕上的內容。在影片的頭 5 秒就抓住使用者的目光,此外別忘了加入行動號召,引導使用者採取下一步行動。
- 提供不同長寬比的影片素材資源:提供多個以下長寬比的影片,擴大涵蓋範圍:直向 (2:3)、正方形 (1:1) 與橫向 (16:9)。此外,為了讓影片廣告盡可能符合不同使用者的心境與喜好,請上傳長度為 10 至 30 秒不等的影片。
- 使用清晰明快動聽的音訊:使用對話、旁白和語音行動號召,並為想在靜音模式下收看影片的觀眾加上字幕。成效最出色的廣告通常會結合音樂與應用程式音效。
4.HTML5 素材
- 確保內容簡短、精準而動人:著重單一主題,例如應用程式中吸引人的互動功能。測試不同長度的影片,但請保持廣告精簡,時間應介於 30 至 90 秒之間。理想的影片長度會因應用程式類型和廣告複雜程度而有所不同。
- 提供廣告互動的明確操作說明:在廣告開始放送前提供簡介畫面,透過明確的操作說明讓使用者瞭解如何與廣告互動,例如「輕觸這裡開始遊戲」或「滑動顯示更多」。系統會自動為廣告製作自訂關閉按鈕,因此你不須加入這個按鈕。如果你使用 Google Web Designer 來製作素材資源,則不能使用 Exit API。
- 使用高畫質圖片製作不同長寬比的HTML5的素材:HTML5 素材資源的檔案大小上限較高,因此請善用高畫質圖片。上傳圖片素材資源時,單張靜態圖片較佳。建議你先製作直向素材資源 (長寬比 9:16),再製作橫向素材資源 (長寬比 16:9)。
- 全程顯示行動號召:無論廣告活動的目標是「安裝」、「購買」或是其他轉換事件,行動號召都必須與該目標相符。在廣告的中心位置全程顯示應用程式名稱和清楚可見的行動號召,而不是只在結尾處顯示。
三、調整應用程式廣告活動
- 策略性標記:在影片名稱中加入策略性標記,就能輕鬆看出哪些廣告素材資源的成效較佳,例如:「15 秒」、「遊戲過程」、「電影」、「動畫」、「真人實景」、「藍色背景」、「女聲旁白」。素材資源的標記和分類越詳盡,就越容易看出高效廣告和成效較差的廣告分別有哪些共同模式。
- 不要比較成效:不要比較不同產業的廣告活動成效,因為成效可能會因產業別、地理位置和可用廣告空間而有極大的差異。比方說,某個旅遊應用程式的影片素材資源在 YouTube 上成效極佳,因此在 YouTube 上放送的頻率可能較高。某個遊戲應用程式的影片素材資源在 AdMob 影片廣告空間中的成效很好,所以可能較常在多媒體廣告聯播網中放送。
- 判斷成效:低、良好、最佳:判斷哪些素材資源較常被採用。在APP報表的「成效」欄中,「低」、「良好」和「最佳」是與其他同類素材資源比較後的成效範圍。素材資源的評分依據是素材資源在各個廣告群組中得到的曝光次數。
- 保留成效良好的素材資源:保留成效「良好」和「最佳」的素材資源,並增加更多與「最佳」類似的廣告素材資源。
提示:每兩到三個月一次,將成效不彰的素材資源逐漸汰換為改良後的新版本,避免使用者對廣告感到厭倦。請漸進更新素材資源,以免成效波動。
四、透過評估獲得最大效益
重點 1:瞭解「瀏覽後轉換」的重要性
應用程式廣告活動報表與其他 Google Ads 廣告活動報表沒有太大的不同,但有個特定指標值得「瀏覽後轉換」(VTC)。
Ps.「瀏覽後轉換」不是 Google Ads 報表資料的預設欄位。如要在獨立資料欄中顯示「瀏覽後轉換」,請開啟廣告活動成效報表,然後選取右上方的 [欄]。接下來,請選取 [轉換] 並勾選「瀏覽後轉換」的方塊,然後選取 [套用]。
在整體評估策略中加入「瀏覽後轉換」報表,讓更精確的資料協助你做出更周全的業務決策。
越來越多進階廣告客戶開始使用多接觸點歸因分析模式,將部分權重分配給「瀏覽後轉換」。藉由為「瀏覽後轉換」分配價值,並將該價值納入購買和出價決策的考量,即可取得更準確的指標。
重點 2:為事件分配價值
為個別事件設定相關價值:為每個應用程式內事件分配價值,並在數據分析平台中處理這些資料,可幫助你瞭解使用者如何在你的應用程式內產生價值。各個事件的價值都不盡相同,例如某些購買活動的價值會高於其他購買活動。即使某些特定動作無法立即產生收益,但仍具有相當價值,像是推薦給朋友等動作。
瞭解生命週期價值 (LTV):所有客戶為業務帶來的價值都不盡相同。試想一下,有兩位使用者在下載應用程式後,隔天就各購買了 $5 美元的商品。若是以 7 天回溯期來看,你可能會覺得這兩位使用者產生的價值都相同。但假如情況是第一位使用者之後再也沒有消費,而第二位使用者卻會每週都完成一筆新的交易呢?這便是你要能夠評估的差異。
重點 3:跨應用程式和網站進行評估
如要留住客戶並帶動業務成長,關鍵就在於打造流暢的使用者體驗,以及具備跨平台評估使用者行為的能力。然而,跨應用程式和網站進行評估時,以下情況可能會導致這項作業窒礙難行:
- 在完成轉換前,使用者通常會在多個管道中與多個接觸點互動。
- 廣告客戶對跨平台使用者歷程的瞭解往往相當有限,這是因為應用程式和網站中的互動情況通常會由不同團隊評估,使得結果難以統合。
- 就歸因而言,網站採用的分析方式較為進步,但應用程式則仍是以「最終點擊」為主。
解決方法 1:深層連結
當最有價值的使用者在瀏覽器中點擊廣告時,系統可直接將他們導引至你的應用程式。
有了深層連結功能,當已安裝應用程式的使用者在裝置上點擊搜尋廣告、多媒體廣告或購物廣告時,系統會直接將他們帶往行動應用程式中的相關頁面。
解決方法 2:Google Analytics (分析) 中的「應用程式 + 網站」資源
「應用程式 + 網站」是 Google Analytics (分析) 中的全新資源類型,可以跨應用程式和網站進行評估。透過集中評估應用程式和網站中的互動狀況,你就能夠探索跨平台使用者深入分析資訊、評估廣告活動在應用程式和網站中的成效,以及評估「應用程式到網站」的轉換。
☝☝☝☝☝☝☝☝☝☝☝☝☝☝☝☝☝
以上是針對APP廣告的一些小技巧,如果你是剛開始接觸APP廣告,這篇文章是你所需要的,它告訴你應該要規避一些容易犯錯的問題,且有些技巧可以使你的廣告變得更好。
內容也包含了,根據不同素材要如何製作出優質的素材。
另外,我還寫了針對APP文案的文章,如果你有興趣可以點擊閱讀哦~
最後,如果對於內容有問題的話,歡迎留言給我~~😙

0 留言